Steam和Epic的平台之争早就不是什么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其实从《堡垒之夜》火起来之后Epic就已经盯上了游戏平台这块大蛋糕。
Steam和Epic的平台之争早就不是什么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其实从《堡垒之夜》火起来之后Epic就已经盯上了游戏平台这块大蛋糕。只不过,再往后的事情,慢慢地愈演愈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似乎是Epic单方面的凶猛攻势,而V社却鲜有回应,似乎整件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一样。事实上,V社从来不是不把Epic放在眼里,也不是对此束手无策。恰恰相反,他们的态度早就已经很明确了。
谁都没有推动PC游戏的灭亡
Epic的崛起似乎的确应该追溯到《堡垒之夜》的大火,他们本身依靠虚幻引擎和一些高品质的游戏起家,随后做起了游戏平台,再后来希望将游戏平台做得更大。这一点上,和曾经依靠起源引擎和《半条命》、《CS》等游戏推动Steam发展的V社如出一辙,可见一个游戏平台的崛起,必要流程是必不可少的,V社则是作为第一次成功尝试这种方式的厂商。
但是这种固有方式对于Steam来说已经持续了十几年,却有人站出来抨击他正在慢性推动PC游戏的灭亡。前几天V社一名叫做Richard Geldreich的前任员工表示“Steam正在杀死PC游戏。30%的抽成相当于对整个行业施加30%的税,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可持续的。你根本不知道Steam对V社来说有多赚钱。它简直就是一个虚拟的印钞机。它让整个行业变得更加畸形,而Epic则是正在为所有玩家修复。”
很显然了,Epic这个“救世主”现在正在靠大肆花钱拉拢厂商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平台。这一点,他和Steam截然不同。这件事我们其实应该分为两个层面来考虑——决定行业发展的,究竟是玩家还是厂商?
Steam是一家很亲民的平台,早期的Steam不仅致力于打造更优质的平台交互体验,G胖甚至会很及时地回复玩家发来的邮件。这种亲近玩家的运营方式自然而然得到了大量玩家青睐。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对于厂商尤其严格。30%的抽成,对于很多制作者来说和Steam合作就将面临霸王条款,弄得一些厂商或独立制作人怨声载道。
Epic方面则恰恰相反,他们并没有把玩家放在第一位,劣质的平台交互体验、不给玩家发言权、锁国区甚至有偷窥玩家隐私的嫌疑,这让国内外玩家对其极度不满。不过,不得不承认玩家总是鱼的记忆,无论对方曾经做过什么,只要拿出自己喜欢的游戏没多久还是真香的。所以Epic用超低的抽成和丰厚的福利拉拢了一大批厂商登录Epic平台独占。
自扫门前雪的Steam
这种现象就像是一个有趣的社会实验,将两个息息相关的群体放到近乎绝对的对立面时,究竟会发生怎样的状况。当然现在还很难得到答案,比起已经趋于稳定的Steam,Epic则正处于发育期,这个用钱砸出来的发育期究竟能膨胀到什么程度,在饱和之后又是否会反弹,都很难说清楚。但是此时此刻来说,面对Epic凶猛的攻势,Steam好像是该做点什么吧。
然后G胖就又开始打折了
其实,在整个事件中,看似V社无动于衷,却早就已经表过态了。这件事情发生在《无主之地3》公布的当天。
《无主之地3》公布后不久,便被玩家从预告片中挖出来大量信息,包括将在Epic平台独占。这自然是引起了玩家的不满意,毕竟对于玩家来说Epic这个平台简直就是邪教,甚至一些本来只玩PC的玩家也因为Epic的崛起纷纷入手主机。
紧接着,按照“国际惯例”,《无主之地2》的Steam商店页面就迎来了一大批差评,本来好评如潮的评价瞬间被刷成了褒贬不一。在这时候,V社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了实质性动作——删掉了《无主之地2》商店页面中所有的“跑题评论”。
其实纵观整个事件,Steam连对此事的发言也只有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地铁:离去》突如其来的跳槽时,抨击了发行商深银的失信;第二次则是在Epic被曝出私自收集用户Steam信息时决定对此事展开调查。
前者,对于V社来说就是一次赤裸裸的背叛;后者,是Steam自身权益受到直接侵犯。总之无论Epic如何拉拢厂商,只要不触及自身直接利益,V社从来都不予理会。这种处理方式,只能说是相当佛系了。
数3不是不可以,但没必要
Epic凶猛的攻势下,看起来V社无动于衷且屡屡吃瘪。许多玩家都认为,V社旗下包括《半条命》、《求生之路》、《传送门》以及《军团要塞》等多款游戏都让玩家等3代等了太久了,为了突破困境这些游戏的3代是不是应该被提上日程了?可是真正对于V社来说,真的到了那一步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事实上,V社并没有被逼到绝路上,甚至可以说Epic的行为只是为自身带来了大量利益,但对V社的影响可以说杯水车薪。两家平台本就是不同的经营理念,Steam平台倾向于玩家而Epic平台倾向于厂商,Epic无法投钱让所有厂商永远都在其平台独占,而玩家即使因独占而选择了妥协也终究会回到Steam这个拥有更良好的体验的平台。毕竟,多年的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会被打破的。
Steam在线人数除了正常浮动之外就没跌过
相反,旗下游戏出续作的这种方式则不那么稳妥。在很早以前V社官方就曾表示,已经有很多员工尝试过《半条命3》的计划,但由于始终无法达到前作高度,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放弃。在这种时候如果冒然推出《半条命3》,一个不小心甚至可能会遭遇《刀牌》式的失败。到那个时候,才是V社真正的损失。
八竿子打不着的“对手”
其实在这场平台之争上,一方面是V社面对Epic的猛烈攻势节节败退,但仔细看来,其实这并不是属于V社的战争,而是属于Epic自己的战争。Epic想要依赖独占的优势吸引更多玩家前来,但是他同样有足够多的理由让玩家拒绝这个平台,在这场战争中,Epic的对手从来就不是Steam,而是自己——胜负取决于,Epic能否在花光预算之前吸引玩家来此驻足,亦或者吸引厂商主动给他独占。
而对于Steam来说,他们或许也应该更多的考虑一下厂商们的感受了。如果有一天Steam真的无法继续运营下去,那导致这一切的也既不是Epic也不是玩家,而是他们自己。准确来说,Epic和Steam并非什么竞争对手,他们只不过是恰好选择了同一行业却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大平台罢了。

微信关注游戏下载 发现游戏圈里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