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面向有一定实战经验和基本功的Cser)
首先要问什么是心理暗示?
就是当你对CS的实战有了一定程度的常规理解后,一种潜在的惯性思维。单听这么一说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OK,我们结合实际例子来解释。
DUST2的小道楼梯转弯口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交战区,相信Cser都有大量在那个地点作战的经验,我们就先从T的角度来观察这个地形存在的惯性思维。有着预瞄基本功的人在移动中通常都会先瞄图中A点,再抬高准心瞄B点,然后再看平台C,在这个过程中T的枪口准心就会成一个A—B—C点的移动过程
这只是一个非常常见非常简单的实战例子,事实上这种心理暗示存在于地图的每一个角落,下面再具体分析一下大家最熟悉的DUST2中各处地形。
首先是A区大道T进攻的例子。实战中T通常在过CT基地正对那一段路口时重点瞄准A小道的位置,通过图片解释大家可以看到T的准心会顺着A-B-C的线路移动,通过前面解释的道理,黑叉的位置将是一个有着意外效果的防守位置。
关于这一地形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当T攻下A平台后,CT从基地上斜坡反攻,这时我们从CT的角度来看,通常会先确认大道斜坡一带(A点——B点)没人后再将准心瞄准到最有可能躲着敌人的平台方向(C点)。
不过从图中的划线可以看到A-B-C并不是成一条直线移动,而是在B点时向C点有一个大幅度的上斜,这就为图中打叉位置留出了一个盲区,埋伏在那里的T就能捕捉到CT准心从A大道向A平台大范围转移的一瞬间,从而秒杀对手。
B洞的楼梯口也是一个相当微妙的地形,当中门进来的人过来时,通常会比较注意图中A点这个经常有人CAMP的位置,然后再顺路移动准心确认B点一带是否有人。这个惯性思维中很容易忽视的位置图中黑叉标出,至于具体怎么利用我就不多费唇舌了。
CC今天在这里说的只是比较常见的一些地形,其实这种思维可以延伸到地图的每一个角落,玩家们可以自己建一张空地图,然后拿着武器照平时比赛中那样移动,接着再换个角度仔细思考自己这些移动中有哪些位置是最容易忽视的,那么这些位置就是理想的偷袭点。
文章的结尾再补充三个必须注意的要点:
要点1——大家可能会发现上面这些例子中的地形都有一个特点,即全是超近距离的交战区,因为找到对手心理暗示盲区所争取到的时间是相当相当短的,可能只有0.2-0.3秒左右,如果无法在这个时间内将对手秒杀那么你的优势将当然无存,只有在相当近的距离内,依靠迅捷的反映和过硬的枪法你才可以以极其轻微的代价消灭对手,所以建议基本枪法不扎实反映过慢的Cser勿尝试文中介绍的打法。
要点2——这种有些赌博成分的打法只在人数较少的对决中有使用价值,大家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黑叉所标的位置都是没有退路、背水一战的位置,击毙第一个敌人后如果有追杀的人几乎就很难全身而退,如果你的装备完整齐全,那么不提倡使用这种打法。
要点3——同样的位置不要重复使用,原因请自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