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的材料表可以知道,初期的很好用的海蛾最大潜深900米,前期潜深不高探索的基本都是蛾子完成,好处是速度快,加装太阳能模块后基本没换过电池充电。缺点是皮薄,可以加装那个放电的防御模块,怪靠近的时候放一个,然后快速离开,基本没事。找不到洞口还可以加装声纳模块,探路很方便。
最好的一点,上面的材料表看见没,最大900米潜深,都不需要用到深海区的镍、硫磺和熔岩区的蓝晶石。海蛾的初始深潜模块貌似修理极光号就能在海蛾停放处找到,找不到也很容易造,就钛锭和玻璃。这样潜深300米了,正好去19号舱的那个洞,里面有一个凝胶球,去用刀砍种子,顺便捡10几个氧化铝回来做最终的深潜模块。海蛾第二级的MK2压力模块在高级工作台制造,需要制造塑钢锭的2个锂,2个磁铁矿,牙齿什么的
上面说过了。锂和磁铁就在就近的蛇菇洞找,很近的,锂敲几个页岩就有了,蛇菇洞是磁铁矿富集区,地上散落的很多。实在锂不够的话,可以到五指山,沿着炮台边的山边小路进到洞的深处,洞壁上好多锂,捡就是了,页岩也多,可以敲出金块钻石什么的(不在水下,不用担心缺氧)。最后用从19号舱洞里找来的氧化铝升级到潜深900米。这时前期的地方基本没